营销型画册之中国广告的历史沿革(二)
来源:本站时间:2017-03-30作者:Author
营销型画册也是企业进行营销广告宣传的一种方式,郑州品翼营销型画册带您继续了解中国广告的历史发展。
继音响广告之后出现的是“幌子”广告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中记载:“宋人有沽酒者,升概甚平,。遇客甚谨,为酒甚美,悬帜甚高著……”文中的“悬帜”,就是指酒店门前悬挂的“幌子”。这种形式后来沿用不断,如《水浒传》里就有这样的描述:“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……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,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,上头写着五个字迹:‘三碗不过岗’”。
除了幌子外,在店铺门口设以灯笼、文字牌匾等广告标识,在中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《费长房》中说“市有老翁卖药,悬壶于肆头。”就是用胡芦作为药铺的象征性标志,悬挂街头或药铺的门前。
早期的幌子和招牌广告传播范围有限,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之后,广告才有了大的发展。
公元105年,东汉的蔡伦创造了用树皮、麻头、破布、旧鱼网等原料造纸的方法.这种纸被后人称为“蔡侯纸”。蔡侯纸为印刷术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。隋朝时,出现了雕版印刷术,就是把图形或文字雕刻在木板上,然后刷墨铺纸进行印刷。到了唐代,民间印刷农书、历书、医书、字帖的,已经不少。宋代庆历年间(公元1041—1045年),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,比德国吉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早了400年。